邁向律師之徑© 邁向律師之徑© 邁向律師之徑© 邁向律師之徑© 邁向律師之徑© 邁向律師之徑© 邁向律師之徑© 邁向律師之徑© 邁向律師之徑© 邁向律師之徑© 邁向律師之徑© 邁向律師之徑© 邁向律師之徑© 邁向律師之徑© 邁向律師之徑© 邁向律師之徑© 邁向律師之徑© 邁向律師之徑© 邁向律師之徑© 邁向律師之徑©

2018年6月12日 星期二

102年司法官考試第一試|MOEX:102121

本文提供102年公務人員特種考試司法官考試第一試線上模擬測驗,並且彙整相關資訊。

綜合法學㈠(刑法、刑事訴訟法、法律倫理)

  1. 甲為刑事庭法官,經媒體披露其正辦理一重大案件。丙欲向甲行賄,打電話至甲家中,為甲之妻乙接聽。乙為貪財之人,乃向甲偽稱丙將償還借款,要甲下班後到丙家拿取,甲不疑有他,收受丙之賄款。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2. 有關「假釋」之要件及效力,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3. 甲欲殺 A,以刀刺其心臟數刀後認為 A 已死,乃將 A 推入河中企圖滅屍,詎知A未死,但因不善游泳,最後仍遭滅頂身亡。甲殺A數刀之行為與A之死亡間,依實務見解,甲觸犯:
  4. 甲在醫院家屬休息室看見A起身至旁邊之樓梯間打電話,甲臨走時將A放在休息室椅子上的背包取走。A於 10 分鐘後回到休息室時,發現背包已不見。甲成立何罪?
  5. 公務員甲受理人民 A 的申請案件,因為職務之便得知有關 A 私德的私密資訊後,便寄了電子郵件給 A,表示「交出 100 萬,否則將公布資料。」以下敘述,何者正確?
  6. 刑法第 130 條規定:公務員廢弛職務釀成災害者,處 3 年以上 10 年以下有期徒刑。針對此一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7. 刑法第 134 條規定:「公務員假借職務上之權力、機會或方法,以故意犯本章以外各罪者,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甲為交通警察,某日執行交通指揮時,與民眾 A 發生爭執,甲一時情緒失控,舉槍將 A 擊斃。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8. 下列對於刑法第 127 條違法執行刑罰罪之敘述,何者錯誤?
  9. A 積欠甲新臺幣 500 萬元債務屢催不還,甲認為 A 開名車、住豪宅,欠錢不還實在欺人太甚,乃決意駕車尾隨 A,找到合適時機就製造車禍,讓 A 死於非命。某日,甲於夜間駕車尾隨 A,見 A 獨自步行前往附近公園運動,乃加緊油門朝 A 衝撞,A 遭撞飛後摔落於 20 餘公尺外之地面,奄奄一息,甲見已得手,立即逃離現場,A 因而流血過多,終告斃命。試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10. 警員甲持搜索票進入 A 宅實施搜索扣押,返回單位後將查扣的 A 所使用之行動電話乙支攜帶返家,交給不知情之配偶 B 使用。甲成立何罪?
  11. 甲、A 車子擦撞,甲要 A 跪地學狗爬,否則叫警察來處理。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12. 甲為 A 公司之離職員工,因遭解聘懷恨在心。某日,甲在自家中以個人電腦連線上網,並使用舊同事 B 所有之帳號、密碼登入 B 之電子郵件信箱,再以 B 名義將信箱內 A 公司之營業秘密二封轉寄予對手 C 公司人員知悉。若 A 公司知悉後提出告訴,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13. 甲欲殺 A,倉促中連射數槍未中 A,卻誤中 A 旁屬於 B 所有之貴重古董,致古董毀損無法修復,此種錯誤若依「具體符合說」解決錯誤問題時,應處甲:
  14. 有關刑罰之加減方法,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15. 刑法第 185 條之 4 肇事逃逸罪,有關行為人對於肇事之原因事實,依實務見解,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16. 甲利用銀行提款機提領 500 元,提款機竟然吐出 5 張千元大鈔,甲逕自將 5 張千元大鈔取走。問:甲應負何刑責?
  17. 甲在上學途中撿到 A 之身分證、全民健康保險卡;隔日又撿到 B 不慎遺失之汽車駕駛執照,均未交警處理,而據為己有。甲之行為構成何罪?
  18. 警察甲服務於某縣警察局擔任內勤工作,有感於治安敗壞,為防身,遂透過管道價購與外勤同仁配發款式相同之制式手槍一把及子彈數十發。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19. 甲基於預定之計畫,其間並有意思之連貫,對 A 實行強盜殺人行為,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20. 甲欲射殺 A,向 A 瞄準開槍,未中 A,卻射中在旁之 B,致 B 死亡。有關甲之刑責,依實務見解,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21. 依據最高法院之見解,以下敘述,何者錯誤?
  22. 甲前往拜訪其友人乙,晚上住宿乙家。當天晚上甲趁乙全家睡覺中,潛入乙之女兒 A 房間內,利用 A 女熟睡之際,脫下 A 之內褲並以撫摸 A 之下體而未進入性器的方式猥褻 A,嗣因 A 甦醒大聲驚叫,遂趕緊逃離 A 之房間。依實務見解,對甲之所為,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23. 以下有關放火罪客體之住宅、建築物概念,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24. 以下關於監護處分之描述,何者錯誤?
  25. 幫派分子甲槍殺仇家乙,法院判處甲成立殺人罪。以下關於甲之判決,何者較符合刑法規定?
  26. 甲擅用他人之信紙一張,被法院宣告無罪,其無罪之事由,在學說上稱為:
  27. 甲為節省旅行費用,偽造附有磁條之台灣高速鐵路車票,該行為在刑法上應構成何罪?
  28. 甲為外國人,對中華民國法律不甚瞭解,某日於赴綠島觀光時,接受漁民建議持漁槍射海底之魚,因而被訴。甲最可能主張之免責事由為:
  29. 依目前通說見解,下列何種犯罪,不得主張正當防衛?
  30. 甲因鄰居 A 所飼養小犬至深夜時經常狂吠不停,乃至 A 宅與 A 理論,二人發生口角,A 並出手毆打甲。甲氣憤之餘,旋返宅持一把尖刀至 A 宅按門鈴叫囂嗆 A 出門解決。A 自對講機影像中發現甲持刀,遂閉門不出。甲為消心中憤氣,乃唆使其友乙伺機將 A 殺害。某日,A 下班步行返家時,乙持刀靠近,A 警覺情況有異,遂急速閃入人群中,致乙未能得手。嗣經 A 報警法辦,查明上情。依實務見解,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31. 關於刑法第 329 條準強盜罪,依實務見解,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32. 甲欲殺 A,以為走在前面的 B 就是 A,當甲已經拿開山刀從背後砍殺時,B 正好轉身,甲發現不是 A 而是 B,趕緊停止殺人行為,B 因此倖免於難。試問,依實務見解,對於甲的行為,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33. 調查員甲,為取得某公務員 A 收受賄賂之事證,乃喬裝成某投標廠商之負責人,以洩漏工程底標為對價內容,向 A 行求、期約並進而交付賄賂。依實務見解,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34. 單親媽媽甲於取得其 5 歲女兒乙之同意,讓乙服下攙有大量安眠藥之果汁後,開瓦斯自殺。鄰居聞到瓦斯味報警,甲獲救,但乙已死亡。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35. 甲見 A 的車子未熄火,也未上鎖,停在超市門口,遂進入車內持座位上的起子竊取音響。依實務見解,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36. 甲涉嫌犯有多起放火罪,於晚上 8 時許解送至地檢署,檢察官隨即進行訊問。訊問後,檢察官認為甲犯罪嫌疑重大,且可能反覆進行放火行為。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37. 檢察官以甲涉犯貪污罪嫌疑重大,有湮滅證據之虞,向法院聲請羈押獲准。下列情況何者並非撤銷羈押的理由?
  38. 甲竊取乙的金錶 1 只及筆記型電腦 1 臺,另又侵入丙之住宅竊取丙之名牌包 1 個。經檢察官依法取得搜索票,搜索票上關於應扣押物之記載為「乙的金錶 1 只」。執行搜索時,檢察官發現乙的筆記型電腦 1 臺及丙的名牌包 1 個。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39. 甲舉槍朝乙射擊,致乙的頭部遭子彈擊中而傷重不治。丙目睹前述案發的全部過程。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40. 被告涉嫌偽造文書,經檢察官提起公訴,第一審由法官甲審理,辯論終結後,甲突因重病住院,遂由法官乙宣示甲所製作之判決。之後,該案件上訴至第三審,經最高法院撤銷原判決,發回高等法院更為審理,適逢法官甲、乙二人升任至該高等法院。試問針對該發回更審之案件,甲、乙二人是否應行迴避?
  41. 檢察官認甲犯有強盜罪,因而傳喚其至地檢署。訊問後,檢察官認為甲犯罪嫌疑重大,所犯為最輕本刑 5 年以上有期徒刑之罪,且有羈押之必要,故當庭逮捕,向法院聲請羈押。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42. 司法警察甲於巡邏時,見有搶匪乙持刀進入某銀樓行搶,立即將乙加以逮捕。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43. 司法警察官甲在巡邏時,查獲乙正在竊取中華電信電纜,因為該鎮最近經常接獲偷竊電纜報案,甲未通報檢察官,同日即前往乙的住處逕行搜索,找到好幾捆電纜。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44. 為確認於被告甲身上所扣得之白色粉末是否為第一級毒品海洛英,法院囑託法務部調查局進行鑑定。調查局鑑定完畢後,向法院提出鑑定報告。下列關於該毒品鑑定報告之敘述,何者正確?
  45. 甲與乙共同殺害丙,檢察官將二人以涉犯殺人罪嫌的共同正犯起訴。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46. 我國刑事訴訟法為求訴訟經濟,於簡易程序中,特別設有求刑協商程序,針對刑事訴訟法第 451 條之 1 的求刑協商規定。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47. 法官製作判決原本時,判決原本主文欄記載被告處有期徒刑 1 年,緩刑 2 年,依法宣判後,法院書記官製作判決正本時,漏載緩刑 2 年,書記官送達判決後發現錯誤。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48. 警察於逮捕強盜罪之現行犯甲後,將其帶回警察局進行詢問。於警察局中,警察為確保甲不會造成其他人之危險,搜索其身體,進而發現其褲子口袋內藏有一小包海洛英。關於警察之行為,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49. 甲涉嫌長期竊佔鄰地遭檢察官提起公訴,檢察官於審判中徵詢鄰地所有人之意見,經法院同意,與甲進行協商程序,經當事人雙方同意後,檢察官向法院聲請改依協商程序而為判決,謂甲願意接受有期徒刑 1 年、無緩刑宣告之協商判決,則關於後續程序之進行,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50. 甲向檢察官提出告訴,指控乙以文宣散布不實內容,誹謗其名譽,檢察官偵查後,起訴被告乙犯刑法第 310 條第 2 項之加重誹謗罪,第一審法院審理時另外發現,乙為了誹謗甲之名譽,在該文宣內容中,自行偽造甲之簽名信件,係一行為另構成偽造私文書及行使偽造私文書罪,故判決被告乙同時犯上述三罪,依想像競合犯從行使偽造私文書罪處斷。乙收受判決書後,對所有罪名提起上訴,第二審法院審理後則認為,乙係針對甲侵吞公款事項提出質疑,並有相當證人證詞為據,僅因無書面證據,故偽造甲之書信,誹謗部分依刑法第 310 條第 3 項與第 311 條,應不成罪,但偽造私文書及行使偽造私文書部分成罪。則第二審法院於撤銷原判決後,應如何改判?
  51. 高等法院判決被告甲犯加重強盜罪,處有期徒刑 8 年,甲不服提起上訴,經最高法院以其上訴不合法律上之程式而判決駁回上訴。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52. 檢察官起訴被告甲於年初在臺北市竊盜乙的手錶及年終另在臺中市竊盜丙的機車,法院判決時,漏未論斷甲竊盜丙部分的犯行,僅就甲竊盜乙部分,諭知甲竊盜,處有期徒刑 7 月。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53. 同一案件偵查終結,經檢察官提起公訴,後又經他檢察官為不起訴處分,依實務見解,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54. 直接審理原則是刑事訴訟法上的重要原則,下列何種程序事實,並未違反此項原則?
  55. 檢察官起訴被告甲犯強制性交罪嫌,在第一審審理中,甲在法庭上之發言常有令人不解之情況,但第一審法院未予特別注意,直接依刑法第 221 條第 1 項規定,判處甲有期徒刑 7 年,而檢察官與甲均未提出上訴,本案即此確定。嗣後甲進行精神鑑定,發現甲於第一審判決時,已經有精神障礙情事,但第一審法院竟未注意此節,經甲之家人向最高法院檢察署檢察總長提出聲請後,檢察總長即為甲提起非常上訴。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56. 甲因涉犯背信罪嫌而被法院羈押。以下有關法院許可停止羈押及具保聲請停止羈押之敘述,何者錯誤?
  57. 甲與乙在某大樓管理委員會開會時,因對公共區域清潔費之意見不合,爆發口角,甲批評乙為「不要臉」、「沒水準」,乙則反罵甲三字經髒話。甲乃委任律師為代理人向法院自訴乙涉犯侮辱罪嫌,乙得知後十分生氣,亦反訴甲犯侮辱罪嫌。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58. 甲、乙、丙三人為兄弟,共同竊取其父丁的財物。丁發現財物失竊後,隨即向警察機關報案。經司法警察調查結果,確認為甲、乙、丙三兄弟所為,警察機關旋即將甲、乙、丙三人約談到案,經三人供述坦承不諱,乃報請檢察官偵辦。試就本案回答下列問題。司法警察機關確認甲、乙、丙三人為竊盜犯之後,下列處置方式,何者正確?
  59. (承上題)甲、乙、丙三人嗣經檢察官傳喚到案,經訊問後,其等對竊盜犯行均坦承不諱。檢察官認定甲、乙、丙三人有犯罪嫌疑,試問檢察官得否逕予追訴?
  60. 同一案件經臺北地方法院及臺中地方法院分別為有罪判決後發現其競合。臺北地方法院在 2 月 11 日訴訟繫屬,5 月 3 日判決,6 月 1 日確定;臺中地方法院在 2 月 25 日訴訟繫屬,4 月 12 日判決,5 月 4 日確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61. 下列何種情形,不構成司法人員懲戒之事由?
  62. 下列何種行為,並未違反法官倫理或檢察官倫理?
  63. 關於法官評論其他法官審判中個案的言論自由問題,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64. 以下敘述,何者錯誤?
  65. 面對多元及進步的社會,不同專業領域類型之新興犯罪型態,應運而生,檢察官面對涉及相關專業領域犯罪,下列那一項做法,不符檢察官倫理?
  66. 甲為地方法院資深法官,其獨子於該地院轄區不慎駕車傷人,甲非承審法官,護子心切之甲,應如何抉擇,始不違背法官倫理?
  67. 法官甲之配偶乙為律師,同住在法官甲之職務宿舍內。乙時常利用甲上班不在宿舍內之時間,在該宿舍內接見委任人。某甲發現上情,以如何處置為宜?
  68. 律師法第 37 條之 1 規定:司法人員自離職之日起 3 年內,不得在其離職前 3 年內曾任職務之法院或檢察署執行律師職務。本規定所稱司法人員不包括:
  69. 律師與當事人在委任關係存續期間,不應發展男女感情或性關係。下列何者並非其專業倫理上的理由?
  70. 依律師法及律師倫理規範之精神,關於律師倫理之特質,下列何種敘述有誤?
  71. 關於律師犯罪行為與律師懲戒事由之關係,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72. 律師宣傳業務之下列方式,何者未違反律師倫理?
  73. 甲律師接受臺北市政府財政局的委任向 A 追討房產,訴訟進行當中,A 擬向財政局提起國賠案件訴訟,問甲得否接受 A 的委任?
  74. 檢察官於職務外之假日公餘時間,一樣享有私領域之生活,但從事下列那一項活動,不符檢察官倫理規範?
  75. 甲開車載乙同遊,與丙駕駛之車輛相撞,甲、丙兩人皆因超速而有過失,結果乙、丙兩人受傷。丙委任 A 律師向法院提起請求甲損害賠償之訴。後來,乙也希望向丙請求損害賠償,請問 A 可否代理乙對丙提起訴訟?

綜合法學㈠(憲法、行政法、國際公法、國際私法)

  1. 根據我國憲法增修條文的規定,下列何者非人民得投票複決的事項?
  2. 兵役法第 1 條規定中華民國男子有依法服兵役之義務,引起是否牴觸性別平等的疑慮。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3. 司法院釋字第 664 號認定少年事件處理法第 26 條第 2 款,少年法院認有必要時得以裁定命少年收容於少年觀護所之規定違憲。請問下列何者錯誤?
  4. 下列那一選項係錯誤?
  5. A 為非視障者,於營業場所內從事按摩服務。A 被主管機關依原身心障礙者保護法第 37 條第 1 項前段和同法第 65 條第 1 項的規定處以罰鍰。試問:根據釋字第 649 號解釋,原身心障礙者保護法的相關規定是否合憲?
  6. 關於基本權利之主體,下列何者正確?
  7. 憲法有關國民教育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8. 下列有關基本權利之敘述,何者正確?
  9. 依據司法院大法官之解釋,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10. 依司法院大法官解釋,菸害防制法原第 8 條第 1 項規定:「菸品所含之尼古丁及焦油含量,應以中文標示於菸品容器上。…」(下稱強制標示義務)同法第 21 條對違反者處以罰緩。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11. 甲為虔誠的佛教徒,擔任嘉義市 A 公立國民小學的校長。為了淨化學童心靈,他以「節能茹素救地球」為名,要求學校所提供的營養午餐必須是素食,而且在午餐時間全校廣播佛教音樂。乙為學生家長,對甲之所為甚為不滿,屢屢抗議而無效。請問甲乙間的爭執可能涉及下列何項權利?
  12. 承前題,乙屢屢抗議無效後,向市府教育處陳情。請問市府應如何作為?
  13. 甲自幼為「耶和華見證人」基督徒,相信聖經是上帝的話語,不僅一切信仰基於聖經,生活言行概以聖經為唯一標準及原則。甲於應徵入營報到時,表示在良心上無法接受軍事訓練,致遭依陸海空軍刑法以抗命罪判處有期徒刑。請問:根據釋字第 490 號解釋,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14. 依司法院釋字第 461 號解釋,參謀總長在行政系統為下列何者之幕僚長,故無須於立法院院會接受質詢?
  15. 關於立法程序的相關問題,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16. 下列案例所涉及的「事前許可制」,何者曾經司法院大法官宣告違憲?
  17. 考試院擬修改公務人員相關法律,規定各機關公務員每年考績丙等的比例必須是 3%,行政院及立法委員紛表疑慮。請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18. 某甲與某乙為一對共同生活之「同性戀伴侶」,某甲欲收養 5 歲之丙女,並向法院聲請認可,經法院依民法第 1079 條之 1 規定,認為甲與乙為同性戀伴侶,不符合未成年丙女之最佳利益,故裁定不予認可。某甲於窮盡審級救濟程序後,可否以終審確定裁判認為同性戀之家庭生活即不符民法第 1079 條之 1 規定之「未成年子女最佳利益」的見解,侵害同性戀者之平等權保障為由,聲請大法官釋憲?
  19. 承上題,若最高法院裁判對於同性戀之家庭生活是否即不符民法第 1079 條之 1「未成年子女最佳利益」的解釋出現不同見解,最高法院為統一見解,作成決議主張同性戀之家庭生活不符民法第 1079 條之 1「未成年子女最佳利益」的解釋,某乙之終審確定裁判亦是依該決議之意旨作成時,其可否以該決議侵害同性戀者之平等權保障為由,聲請大法官釋憲?
  20. 立法委員提案修正「監察法」,將對政務官的彈劾權移轉給立法院行使,其目的在於落實質詢權,避免質詢權被架空。試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21. 給付行政之重大事項,應受下列何者限制:
  22. 下列何項法律關係不具有一身專屬性?
  23. 裁罰機關未依「稅務違章案件裁罰金額或倍數參考表」之裁量基準且無正當理由而作成裁罰處分,係違反下列何種一般法律原則?
  24. 以下有關公權力行政與私經濟行政之區別實益,何者敘述錯誤?
  25. 有關法律案與預算案區別之敘述,以下何者錯誤?
  26. 下列何者屬於「行政法人」?
  27. 地方政府以書面約定由私人認養公園、地下道、天橋等公物,此等認養行為屬於:
  28. 下列何種情形非屬被請求協助之機關應拒絕協助之事項?
  29. 下列何者不屬於司法院釋字第 400 號解釋所認定既成道路成立公用地役關係之要件?
  30. 相對人明確拒絕行政指導時,行政機關應如何作為?
  31. 行政程序法中有關事實及證據調查之規定,不包括下列何者?
  32. 各級學校對於學生之種種措施,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33. 行政處分之概念及定性,依司法院大法官解釋,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34. 行政程序法有關陳述意見之規定,下列何者錯誤?
  35. 下列何項行政處分係屬附「負擔」之附款?
  36. A 市民向 B 行政機關申請土地登記,卻遭 B 駁回,A 不服該駁回處分,提起訴願主張 B 於處分前未聽取其陳述意見,故該駁回處分應屬違法而應予撤銷。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37. 某甲因有要事由臺北搭高鐵前往高雄,而將其機車停於臺北車站紅線上,停留期間甚長,依司法院釋字第 604 號解釋,試問下列處置何種適當?
  38. 依行政罰法之規定,下列有關行政罰之敘述,何者正確?
  39. 某甲滯欠一定金額之稅金,行政執行機關已發現甲之財產不足清償其所負義務,且生活水準逾越一般人通常程度者,對其核發禁止命令,下列何者不屬之:
  40. 私立學校 A 因經營不善,教育部乃依私立學校法解散原董事會,另組成公益董事會管理。甲為 A 校創辦人,以該校董事會嗣經改選完成並報教育部核備,校務運作良好,已無接管必要。依行政程序法規定,向教育部申請何種處分,以解除接管?
  41. 公司因其員工依法罷工,罷工人員在廠區拉起罷工糾察線,欲勸阻其他不加入罷工之員工進廠上班。公司乃請求警察到現場維持秩序。下列對警察行為之敘述,何者正確?
  42. 交通部公路總局為辦理汽車年度檢驗,擬以公開競爭方式決定締約對象,且限定符合甲級汽車維修認證之車廠,方得與交通部公路總局簽約辦理汽車檢驗。A 公司因資格不符,未獲准許參與投標。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43. 承上題,A 公司如經參與投標,並與交通部公路總局簽約,執行汽車年度檢驗事務,經人檢舉有未依規定程序辦理汽車檢驗情事,交通部公路總局查證屬實後,乃通知 A 公司減少每日得驗車之數量。請問:核減驗車數量之法律性質及 A 公司如何提起救濟?
  44. 某甲經營餐廳,卻未辦理營業登記,經主管機關處予罰鍰後,仍未改善。主管機關乃按次處罰後,最後採取「斷水斷電」措施,試問「斷水斷電」性質為何?
  45. 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46. 下列有關國家賠償法第 3 條公共設施「設置或管理有欠缺」概念之敘述,何者正確?
  47. 人民向稅捐機關請求退還溢納之稅款,該請求權之性質屬於下列何者?
  48. 下列有關行政訴訟法上共同訴訟之敘述,何者錯誤?
  49. 人民申請某項藥品之健保給付被中央健康保險署拒絕,人民擬請求准予給付,此類事件在行政訴訟上應適用何種訴訟類型?
  50. A 公司舉發 B 公司之專利案係沿用其已取得專利之技術,經濟部智慧財產局乃審定 B 公司之專利申請不成立。B 公司不服,提起訴願,經濟部經重行委請專業機構鑑定,認 B 公司之專利申請,並未使用 A 公司之專利技術。經濟部於作成訴願決定撤銷專利申請不成立之處分前,如未踐行下列何項程序,其訴願決定違法:
  51. 承上題,經濟部訴願決定撤銷專利申請不成立之處分,A 公司得循下列何項程序主張其權利?
  52. 甲行政機關與乙公司簽定貫穿中央山脈之東西橫貫高速公路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上 BOT 契約,甲乙均知悉有高度風險,契約上約定工期 10 年,甲應無償提供乙興建必要之土地,並協助乙取得貸款,乙公司於興建完成後,取得 50 年之經營權,期間結束後,乙應無償將東西高速公路轉移予甲機關。問題 1:甲乙間所締結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上之 BOT 契約,依行政法院實務之見解,其性質屬於:
  53. 承上題事實,問題 2:乙公司於完成東西橫貫高速公路後,於經營期間發生多次重大山崩及湧水等當初得預料之重大災變,經長期搶修,猶無法修復經營。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54. 當一次性嚴重的災難發生,行政機關欲發放救濟金予受災戶時,應遵守那一原則?
  55. 水污染防治法第 52 條規定:「違反第三十條第一項各款情形之一或第三十一條第一項規定者,處新臺幣三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鍰,並通知限期改善,屆期仍未完成改善者,按日連續處罰;情節重大者,得命其停止作為或停工、停業;必要時,並得廢止其排放許可證、簡易排放許可文件或勒令歇業。」請問上開規定所提及之措施何者並非行政罰法第 2 條所定其他種類行政罰?
  56. 關於國際法上決定國家管轄之原則,下列敘述何者有誤?
  57. 甲國與乙國簽訂協議,乙國同意甲國之食品輸入。但乙國旋即修訂各種管制食品進口之國內法,致甲國食品之進口發生重大障礙。甲國向乙國抗議,認為乙國違反協議。有關乙國責任的說明,何者正確?
  58. 韓國留美學生甲投書媒體,公開警告將對日本駐美大使館採取不利行動,美國並未提升對日本大使館的保護措施,其後甲順利侵入日本大使館並在館內殺害正在洽公之加拿大人乙。對於該事件,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59. 國際法之主體,係指被賦予國際人格之個體,它有能力承擔國際法下之權利與義務。現代國際法已大幅改變傳統國際法對國際法主體認定之觀點,以下關於國際法主體之敘述,何者有誤?
  60. 下列何者屬於國際法上與庇護相關之原則?
  61. 下列何一權利是 1966 年「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和「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兩公約所共同明文規定保障之權利?
  62. 根據 1984 年關於香港問題之中英聯合聲明,中方聲明於 1997 年 7 月 1 日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此處「香港」一詞在範圍上係指:
  63. 依 1982 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第 97 條第 1 項規定:「遇有船舶在公海上碰撞或任何其他航行事故涉及船長或任何其他為船舶服務的人員的刑事或紀律責任時,對此種人員的任何刑事訴訟或紀律程序,僅可向船旗國或此種人員所屬國的司法或行政當局提出。」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締約國並未對第 97 條提出任何保留。試問就公海上發生船舶碰撞事故,船長、船員等涉及刑事犯罪時,依 1982 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下列國家何者無專屬管轄權?
  64. 依據世界貿易組織爭端解決瞭解書之規定,爭端解決小組與上訴機構為釐清涵蓋協定之規定,應適用國際公法之解釋慣例,實務上係指下列何項規定?
  65. 下列有關外交及領事關係之敘述,何者錯誤?
  66. 甲為 A 國人,A 國內因宗教不同而有不同法律。甲來臺灣經商,結識我國國民乙女,二人相戀論及婚嫁。甲在 A 國已有妻室,乙為此相當苦惱,但仍決定與甲共度一生,於是二人在臺灣結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67. A 國人甲在我國設有住所。其財產散置於我國、A 國及 B 國。甲生前立有遺囑,遺囑內將其所有財產全數遺贈其學生乙。甲有三子丙、丁、戊均為 A 國人。現丙、丁、戊在我國起訴,主張遺囑無效。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68. 甲前往 A 國賭場賭博,賭輸後為求翻本,遂向經營該賭場之乙公司借籌碼,並以簽發本票之方式作為將來返還借款之方式。甲之後偷偷離開 A 國,於是乙擬持本票向其追討借款。由於乙為 A 國公司,近年來業績不振,若來臺灣追討又要花費不少律師費用。丙為我國國民,亦在 A 國設有賭場,於是丙以九折價格向乙購買此張本票,乙遂於 A 國將票據背書轉讓給丙。請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69. 我國國民甲在 A 國求學不順,經年酗酒,一旦喝醉,不僅無故傷人且揮霍無度。但未喝酒時,與正常人無異。其妻乙不堪其擾,遂向 A 國法院聲請監護宣告,甲因此成為限制行為能力人。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70. 甲為 A 國之股份有限公司,其大股東乙為我國國民,乙常年居住國內。金融海嘯發生後,乙的許多投資都面臨重大損失,乙又在國內投資數棟豪宅,貸款金額逼得乙喘不過氣。為換取現金,乙遂將其所持有之甲公司股票賣給我國國民丙,乙在該股票背面背書並交付給丙。依 A 國公司法之規定,股票之移轉非向公司登記不生效力。下列敘述何者為正確?
  71. 關於物權法律關係之準據法,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72. 我國籍甲女未婚且父母雙亡,有一兄長乙,為 A 國人,甲因病無法工作,生活陷入困境。甲請求乙扶養,關於其準據法,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73. 我國籍甲與 B 國人乙在 C 國簽訂一份 S 貨物買賣契約,雙方約定,買受人甲應支付金額 10 萬美元,以 C 國的 G 法院及臺北地方法院為第一審管轄法院,並以 C 國法為契約準據法。嗣後,乙在臺中市將上開對甲 10 萬美元買賣債權讓與給 D 國籍的丙。關於該乙、丙間之「債權讓與」,其對甲的效力,應以那一國的法律為準據法?
  74. 從 A 國到我國留學之甲與乙,在我國口頭締結價值 A 國貨幣 100 萬元之消費借貸契約,並同時約定關於該消費借貸契約之成立與效力之準據法為 A 國法。依照 A 國法,消費借貸契約必須以書面為之。關於該消費借貸契約方式準據法及其理由,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75. 我國籍人乙於我國入侵 A 國籍甲銀行的網路系統,將甲銀行之 1 萬美金匯入其在 B 國留學的長子丙的戶頭。甲銀行於丙返國後在我國法院提起訴訟請求返還 1 萬美金,其準據法為何?

綜合法學㈡(民法、民事訴訟法)

  1. 乙有 A 房屋及 B 房屋,A 房屋已辦妥所有權登記,B 房屋未辦妥所有權登記。甲無權占用 A 房屋及 B 房屋,經過 18 年後,乙請求甲返還 A 房屋及 B 房屋,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2. 甲偷竊乙之名貴珍珠項鍊一條,收藏於保險箱內,經過 17 年後,乙始得知甲偷竊其項鍊之情事,下列敘述,何者為正確?
  3. 甲公司有一筆土地,出賣於乙。嗣後乙當選甲公司董事長,乃代表該公司將土地所有權移轉登記於自己名下。甲、乙間移轉該土地所有權之行為,效力如何?
  4. 甲有一筆土地,授權於乙以甲之名義出賣,丙有意購買一筆土地,亦授權於乙以丙之名義買受。乙乃代理甲、丙二人訂立系爭土地之買賣契約。該土地買賣契約,效力如何?
  5. 家境富裕之現年 16 歲甲獲得工作繁忙之父母之概括允許,得為任何之意思表示及受意思表示。某日,甲前往一家汽車公司,購買臺灣限量供應之 P 公司生產之跑車一輛。試問:此跑車買賣契約效力為何?
  6. 關於胎兒之權利能力,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7. 甲係受輔助宣告之人,未經其輔助人同意,與乙訂立買賣汽車契約,該汽車市價 80 萬元,乙以 20 萬元出賣予甲,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8. 甲對乙所有之某動產無任何權限,卻仍與丙締結買賣該物之契約。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9. 甲與乙約定,乙今年如能通過律師高考,甲即贈與乙 100 萬元。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10. 民法第 56 條第 1 項關於社團總會決議得撤銷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11. 甲為某合法二層樓建築物之起造人,該建物僅門窗尚未裝設及內部裝潢尚未完成,且二樓結構部分亦已完成。甲將該物出售予乙時,應如何移轉財產權?
  12. 某億萬富婆在遺囑中將 1200 萬元之遺產留給自己之寵物狗。請問依我國法律規定,狗可否接受遺產?
  13. 甲有一筆土地,出賣於乙。依土地法、平均地權條例、土地稅法規定,土地增值稅應由出賣之土地所有權人繳納,惟甲、乙間卻約定,土地增值稅由乙負責繳納。此一約定,效力如何?
  14. 甲以開計程車為業,某日,甲駕駛計程車因過失擦撞路旁機車騎士乙,致乙摔倒,全身多處嚴重骨折。而乙係畫家,因手臂受傷致無法依約履行畫約獲取報酬。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15. 甲出賣房屋予乙,甲要賣的是 A 屋而乙要買的是 B 屋,且乙已向甲支付 B 屋之買賣定金 100 萬元。關於買賣房屋行為之法律效果,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16. 下列關於第三人利益契約效力之敘述,何者錯誤?
  17. 試問以下何種情形,甲不須就乙之行為負損害賠償責任?
  18. 甲將所有 A 車一部以 50 萬元售予乙,乙將之贈與丙,均依讓與合意並交付。若甲主張意思表示錯誤而撤銷與乙間之買賣契約,甲得主張之權利為何?
  19. 關於保證人對主債權人所享有之先訴抗辯權,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20. 人事保證契約未定期間者,自成立時起,有效期間為幾年?
  21. 乙向甲買受 A 地,甲已將土地交付於乙,但尚未辦理移轉登記。不久,地方政府依法徵收該土地,並將其補償金交由出賣人甲領取完畢,依最高法院見解,問乙有何根據得對甲請求該筆補償金?
  22. 甲因經商缺款周轉,向乙借貸 500 萬元,並願提供不動產設定普通抵押權為擔保,乙遂同意借予。於普通抵押權設定完畢後,乙即將上述借款交付甲。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23. 乙向甲借款 300 萬元,由丙以自有房地設定普通抵押權擔保之,但其後甲將其對乙之債權讓與丁,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24. 甲、乙、丙訂立合會契約,以甲為會首,未訂立會單。甲向乙收取首期會款時,乙拒絕之。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25. 債務人甲在其所有物上分別為其債權人乙、丙、丁設定第一、二、三次序,依次為 180 萬元、120 萬元、60 萬元之普通抵押權,如乙將第一優先次序讓與丁,且該抵押物拍賣所得價金為 280 萬元時,乙可受分配的金額為:
  26. 甲之土地一宗已辦所有權登記,但因長年居住國外,疏於管理。乙乃趁機以行使地上權之意思,占用該地建屋使用,已逾 20 年。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27. 甲、乙、丙三人共有一筆 A 地,應有部分登記各三分之一,甲未經乙、丙之同意,擅自占有 A 地三分之二面積之地,在其上興建一棟 B 屋。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28. 甲男乙女交往數年,感情日深並論及婚嫁,二人同意以契約約定分別財產制為夫妻財產制。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29. 甲對乙有新臺幣(以下同)100 萬元債權,以之為丙設定質權擔保甲對丙之 80 萬元債務,下列有關甲、乙、丙間法律關係之敘述,何者正確?
  30. 甲在乙之 A 地上有地上權,該地上權屬於下列何者時,會因其上之工作物滅失而消滅?
  31. 下列關於物權相互間優先效力或排他效力之敘述,何者正確?
  32. AB 土地相鄰,甲、乙、丙、丁、戊、己共有 A 地,各有應有部分六分之一,戊、己、庚、辛、壬共有 B 地,各有應有部分五分之一。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33. 甲對乙之新臺幣(以下同)300 萬元債權,由丙為全額保證人,丁則提供土地一筆設定抵押權,並未限定抵押物負擔之金額,若實行抵押權時,土地賣得 600 萬元,甲得完全受償,丁得對丙請求償還之金額為多少?
  34. 監護人未經法院許可而代理受監護人處分不動產時,其效力為:
  35. 債務人甲在其所有物上分別為其債權人乙、丙、丁設定第一、二、三次序,依次為 180 萬元、120 萬元、60 萬元之普通抵押權,如乙絕對拋棄其抵押權之第一次序,且該抵押物拍賣所得價金為 280 萬元時,乙可受分配之金額為:
  36. 甲男乙女為夫妻,生有一子戊。惟甲乙感情不睦,甲離家與有夫之婦丙同居,生下一女己,並撫育之。乙亦與有婦之夫丁男交往,生下一子庚,由丁男撫育之。甲死亡時其繼承人為:
  37. 訂定下列身分契約,何者不須法定代理人之同意?
  38. 甲乙婚後租屋自住,後甲父丙要求新婚夫妻必須與公婆同住,乙很困擾,想得知法律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39. 下列情形中,何者不是民法明定得因被繼承人宥恕而不喪失繼承權之情形?
  40. 甲有乙、丙二子,乙早亡遺有丁、戊二子,並移居國外。嗣後,甲死亡時遺有債務 300 萬元,丙於一個月內辦理拋棄繼承完畢。半年後,丁、戊回國,接到債權人請求還款之通知,始知甲死亡之事實。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41. 甲男乙女為夫妻,有子女丙、丁二人,均未婚無子女。某日,甲、丙口角,丙持刀殺甲未遂而受刑之宣告。其後,甲、乙、丁因事故同時死亡。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42. 關於遺囑執行人之資格,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43. 某汽車客運公司員工在清潔客運巴士車廂時,拾得手機一支,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44. 甲受主債務人乙之脅迫,與乙之債權人丙締結保證契約,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45. 甲向魚販乙訂購生鮮魚貨一批,用以準備承包喜宴工作之生魚片料理食材。交貨當日,乙打包好後出發送貨,但因路程很近而未用冰箱保存魚貨,交貨後,甲發現魚貨已失其新鮮度,無法用於製作生魚片料理。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46. 關於民法買賣契約所規定的物之瑕疵擔保責任,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47. 甲有一筆土地,乙擅自在該土地上遍植樹木。不久,甲將該土地出賣並移轉所有權登記於丙,甲、丙雙方約定,甲保留樹木所有權。其後,甲又將該土地上之樹木出賣於不知情之丁。問:該土地上之樹木,所有權屬於何人?
  48. 限制行為能力人甲,每月自其父母處獲 800 元之零用錢,未經父母事先允許,購入一價值 3 萬元之名牌包,甲以其儲蓄之 1000 元充作定金,並約定每月攤付 800 元。此契約之效力如何?
  49. 甲之印鑑圖章及支票簿,常交與乙保管,乙擅自以該印鑑圖章簽發支票一張,交付與善意之丙,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50. 甲竊取乙之自行車並出賣且交付給不知情之丙。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51. 下列選項之敘述,何者為全部正確?①當事人以合意定第一審管轄法院,且為專屬合意管轄之約定,一造若向合意管轄法院外之法院起訴,縱他造不抗辯法院無管轄權而為本案之言詞辯論,該受訴法院仍無管轄權 ②行政法院認無審判權而移送前來之訴訟事件,普通法院認其亦無受理權限者,應裁定停止訴訟程序並聲請司法院大法官解釋,但當事人合意由普通法院為裁判者,普通法院即有審判權 ③普通法院認其有受理訴訟權限而為裁判經確定者,基於法院獨立運用原則,其他法院並不受該裁判之羈束 ④當事人就已繫屬外國法院之事件,向國內法院更行起訴,如兩造合意願由該受訴法院裁判者,該受訴法院即應裁判,不得裁定在該外國法院判決確定前停止訴訟程序
  52. 甲夫乙妻育有一子丙 8 歲,乙妻腹中尚有胎兒一名。民國 98 年間某日甲夫車禍身亡,遺有房屋一棟並負有債務新臺幣 500 萬元整。以下敘述何者正確?
  53. 甲將乙列為被告,於 100 年 6 月 1 日起訴請求法院判決命乙給付新臺幣(下同)200 萬元(以下稱「前訴訟」)。其事實及理由略為:乙於 98 年 4 月 5 日向甲購買機器設備一具,約定價金 300 萬元,但乙於給付 100 萬元後,餘 200 萬元一直未依約給付,經甲屢次催告,均置之不理,為此提起訴訟云云。乙則抗辯:甲所交付之機器設備有重大瑕疵,已解除契約,無給付義務。問下列選項之敘述,何者正確?
  54. 以製造餅干為業之 A 公司,因週轉失靈導致停業,由 Y1及 Y2概括承受 A 之業務。在其承受前,陸續供應 A 所需原料之 X、X1、……X17等供應商委由 X 為代表與 A、Y1、Y2協商清償 A 所欠債務之事宜;最後達成協議,由 Y1、Y2連帶保證 A 將於半年內償還 A 所積欠 X、X1、……X17等人之債務。事後 A 未清償。問:X、X1、……X17等人是否可以選 X 為選定當事人,對 A、Y1、Y2提起請求履行因該協議所生債務之訴訟?
  55. 關於訴訟標的價額之計算及裁判費之徵收,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56. 居住甲地之 A 簽發 1 張以居住乙地之 B 為受款人之本票。A 在本票正面記載若因本票據涉訟,得以持票人之住所地法院為第一審管轄法院。該票據由 B 背書轉讓與居住丙地之 C,C 又背書轉讓居住丁地之 D。D 因該票據不能獲得兌現,擬起訴請求 A 支付票款,應由何地法院管轄?
  57. 關於訴之變更、追加,下列何選項之敘述為全部錯誤?①在通常訴訟程序之第二審,就請求之基礎事實同一者,得為訴之變更或追加 ②簡易訴訟程序因訴之變更或追加,致使其訴之全部應適用通常訴訟程序者,應駁回其變更或追加 ③在小額訴訟程序之第二審為訴之變更或追加,除了當事人合意繼續適用小額訴訟程序並經法院認為適當者外,僅能在新臺幣 10 萬元之範圍內為之 ④在通常程序之第一審,起訴狀送達被告前,原告得任意為訴之變更或追加,不須得被告同意
  58. 關於定不動產經界線之訴,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59. 原告甲列乙為被告,起訴主張依所有物返還請求權,請求乙返還 A 車。事實主張略以:A 車係甲所有,乙未經甲同意,擅自將 A 車占為己用。乙則抗辯:A 車非甲所有,且乙係向甲租用 A 車,並非無權占有。經法院審理結果,認定:A 車係甲所有,且甲將 A 車出租予乙。因而判決駁回甲之請求確定。試問:此確定判決之既判力客觀範圍為何?
  60. 「消費者權益促進會甲」將乙公司列為被告,起訴請求法院判決命乙不得再使用 A 添加物於生產製造之所有食品中,以免有害消費者健康。乙公司則抗辯:A 添加物係合於法定標準,亦無害於人體,請求法院駁回原告之訴。下列選項之敘述,何者為正確?
  61. 下列何選項所列規定,均以尊重當事人之意願為基礎?①民事訴訟法第 377 條之 1 第 1 項規定,兩造當事人得聲請法院訂和解方案 ②民事訴訟法第 377 條之 2 規定,法院得依當事人一造之聲請或依職權提出和解方案,並限期由當事人表示意見 ③民事訴訟法第 436 條之 8 規定,應適用小額訴訟程序之事件 ④民事訴訟法第 415 條之 1 規定,兩造得同意由調解委員酌定解決事件之調解條款
  62. 甲主張乙於某日在臺北市某地竊取甲新臺幣 9 萬元,依侵權行為之規定向法院起訴請求如數賠償。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63. 下列事件何者不屬於民事訴訟法所定起訴前應經法院調解之事件?
  64. 甲(父)與乙(子)簽訂契約(下稱系爭契約),約定甲將所有 A 屋移轉登記予乙,乙應給付甲新臺幣(下同)200 萬元作為生活費。嗣甲列乙為被告,主張略以:兩造所簽訂之系爭契約係屬買賣契約,乙未依約履行,爰依系爭契約及買賣之法律關係,求為命乙給付 200 萬元之判決。乙則抗辯:系爭契約之性質係屬附負擔之贈與,甲尚未將 A 屋移轉登記予乙,不得請求乙給付 200 萬元等語。試問下列何者錯誤?
  65. 甲在民國 98 年 3 月 1 日將乙列為被告,起訴請求法院判命乙應自民國 97 年 1 月 1 日起至民國 105 年 12 月 31 日止按月給付甲扶養費新臺幣(下同)2 萬元。甲獲全部勝訴判決確定以後,於民國 100 年 3 月間不幸發生車禍而受重傷,生活上照護費用大增,每個月扶養費 2 萬元不敷使用。至民國 100 年 7 月,乙均依判決按月支付甲每個月 2 萬元,如甲於民國 100 年 8 月間擬請求乙增加給付,下列何者為正確?
  66. 於訴訟標的無須合一確定且具請求基礎事實同一之情形,關於任意當事人之變更或追加,下列選項之敘述何者全部錯誤?①原告於第二審變更被告時,僅須得新被告之同意 ②原告於第一審得追加被告,無須得被告之同意 ③原告於第一審變更被告時,須經已為本案言詞辯論之舊被告同意④原告於第二審追加被告時,須得舊被告之同意
  67. 下列選項之敘述,何者為全部錯誤?①原告撤回起訴者,法院應為原告敗訴之判決 ②判決如有誤寫、誤算或其他類此之顯然錯誤,法院得依聲請或依職權以判決補充之 ③被告於言詞辯論時為訴訟標的之認諾者,法院應為被告敗訴之判決 ④各種獨立之攻撃或防禦方法達於可為裁判之程度,法院得為中間判決
  68. 原告甲列乙為被告,起訴請求法院裁判分割共有 A 地。乙抗辯:甲、乙間已有分割協議云云;甲則主張,該協議係受詐欺所締結,已為撤銷之意思表示云云。受訴法院經審理後認為分割協議存在時,下列選項之敘述何者為正確?
  69. 下列後訴訟,何者違反重複起訴禁止原則?
  70. 受監護宣告之人甲(其監護人為乙)主張丙竊取甲所有之 A 錶一只,基於所有物返還請求權訴請丙返還 A 錶,法院審理中,丙將 A 錶讓與並交付給第三人丁,丁取得後將之交由其所聘員工戊保管,嗣後,法院判決甲勝訴確定。下列選項關於本件確定判決既判力主觀範圍之敘述,何者為正確?
  71. 甲、乙於某日訂立買賣契約(下稱系爭契約),約定甲以新臺幣(下同)30 萬元向乙購買 A 骨董。事後,甲以 A 骨董為仿冒品,其係受乙詐欺而訂立系爭契約為由,拒絕給付價金。試問下列選項所敘述之訴訟,何者全部欠缺訴之利益?①甲列乙為被告,聲明求為判決准甲撤銷簽訂系爭契約之意思表示 ②乙列甲為被告,聲明求為判決確認 A 骨董非仿冒品 ③甲列乙為被告,聲明求為判決確認兩造間就 A 骨董之買賣關係不存在 ④乙列甲為被告,聲明求為判決命甲給付乙 30 萬元
  72. 關於形成訴訟,下列選項之敘述何者為錯誤?
  73. 下列敘述,何者為正確?
  74. 第一審法院准許甲對乙訴請離婚之判決,雖經第二審法院維持甲勝訴之判決,但該第二審判決經最高法院廢棄發回。在發回後之更審程序中,若甲發現審理第三審上訴之法官收受乙之賄賂,請問甲是否得立刻對原第三審法院所為廢棄發回之判決提起再審之訴?
  75. 原告依不完全給付之規定,請求被告賠償損害,第一審及第二審均為原告勝訴判決,被告提起第三審上訴,第三審法院以第二審法院之判決認事用法均無不當而維持原告勝訴判決確定。被告以適用法規顯有錯誤為由,提起再審之訴。下列敘述,何者為正確?
  76. 下列關於第三審上訴之敘述,何者為正確?
  77. 甲(住基隆市)乙(住高雄市)共有坐落臺南市之 A 地,甲欲分割 A 地,乃列乙為被告,起訴請求法院裁判。試問下列何者為正確?
  78. 下列選項中關於「原告撤回起訴」之敘述,何者均為錯誤?①訴經撤回者,視同未起訴。反訴因本訴撤回而失所附麗,同生撤回之效力 ②撤回起訴原則上應以書狀為之,但在期日得以言詞向法院為之 ③原告於言詞辯論期日撤回起訴者,應記載於言詞辯論筆錄;如被告不在場,應將筆錄送達④原告在第一審言詞辯論終結前得撤回訴之全部或一部,言詞辯論終結後即不得再撤回其訴
  79. 下列關於得否提起抗告之敘述,其正確之組合為何?①言詞辯論期日終結後,原告以發現新證物為由,聲請法院再開言詞辯論,法院以裁定駁回其聲請。原告對該駁回再開言詞辯論聲請之裁定得為抗告 ②當事人不服第二審判決提起上訴。第二審法院認其上訴所得受之利益未逾新臺幣 150 萬元,以裁定駁回其上訴。上訴人對該駁回上訴之裁定得為抗告 ③原告之起訴狀未記載被告住所,法院無法對被告送達,法院裁定命原告於 5 日內補正,原告以被告可能遷往國外,欲查悉被告國外住所較為費時,請求法院延長補正期間,法院裁定延長補正期間為 20 日。原告得以補正期間過短為由,對該延長補正期間之裁定抗告 ④甲起訴請求乙賠償損害,第一審法院判決駁回甲之訴,甲之配偶丙不服該判決,提起上訴,第一審法院以丙並非訴訟當事人,其上訴不合法,裁定駁回丙之上訴。丙就該駁回上訴之裁定得為抗告
  80. 甲對乙提起返還借款之訴,其準備書狀載明之消費借貸事實及理由,均於相當時期送達乙,乙未提出準備書狀,法院為一造辯論判決,認為甲之主張事實為真實,遂為乙敗訴之判決,其法律依據為何?

綜合法學㈡(公司法、保險法、票據法、海商法、證券交易法、法學英文)

  1. 2001 年公司法修訂時,引進國外企業行之有年之員工認股權制度,關於此制度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2. X 股份有限公司為非公開發行股票公司,在擴充生產線以因應大量接單之經營決策下,亟需資金進行擴廠計畫,而 X 公司之經營者現正評估究竟係以發行有價證券之方式抑或向金融機構借貸之方式取得資金。試問:現行公司法對於股份有限公司籌措資金之相關規範,下列何者錯誤?
  3. X 股份有限公司為一家公開發行公司,在某次股東常會進入臨時動議事項時,身兼 X 公司董事之股東 Y 乃提請股東會許可其將來得從事任何競業行為,股東會對此臨時動議以普通決議方式通過。試問,以下陳述何者正確?
  4. A 公司持有 B 公司已發行有表決權之股份總數 60%的股份,B 公司持有 C 公司已發行有表決權之股份總數 40%的股份,又 A 公司持有 C 公司已發行有表決權之股份總數 15%的股份。以下關於 A、B、C 公司之描述,何者錯誤?
  5. A 股份有限公司股東僅有甲、乙二人,其中甲持有 A 公司過半數之股份,並擔任 A 公司董事長。A 公司原訂於 6 月 5 日(非假日)召開股東常會,不料甲、乙於會前發生激烈爭執,乙為抵制甲,故意不出席本次股東常會,甲遂一人於會中通過所有議案。假設本次股東常會之召集並無其他程序或內容上之瑕疵,試問甲於本次會中所做之決議是否有效?
  6. A、B、C、D 四人皆為成年人,共同設立「甲有限公司」,經營進出口貿易,資本總額為新臺幣(以下同)800 萬元,其中股東 A 出資 500 萬元、股東 B 出資 150 萬元、股東 C 出資 100 萬元、股東 D 出資 50 萬元。甲公司章程第 2 條規定:「本公司設董事三人,其中一人為董事長。」又甲公司章程對於股東表決權之行使,並未設有特別規定。下列對甲公司董事及董事長之選任的敘述,何者正確?
  7. 承上題,若甲公司由 A、B、C 三人擔任董事,並由 A 擔任董事長,對於甲公司業務及通常事務之執行,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8. 承上題,若甲公司其後為擴大業務範圍,擬辦理增資,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9. 實收股本新臺幣 1000 萬元之 A 有限公司,其章程未就轉投資總額有特別規定,該公司以往亦未曾有轉投資行為。A 有限公司擬投資新臺幣 300 萬元,取得其上游廠商 B 股份有限公司實收資本額 49%之股權,以確保 B 股份有限公司所生產原料之供應。A 有限公司唯一董事甲徵詢各股東意見時,出資額占 A 有限公司實收股本 35%之乙雖反對該項投資案,但其餘股東則全體同意。關於該投資案,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10. A 股份有限公司有董事甲、乙、丙、丁、戊五人,其中董事乙長年旅居國外,居住國內之董事丙因病住院,董事長甲擬召開董事會討論借款給 A 公司轉投資之 B 公司 10 億,以協助其擴建新廠,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11. 甲持有 A 股份有限公司之股份達該公司已發行股份總數之 0.5%業滿 2 年,乙、丙則擔任 A 公司之監察人。假設目前銀行企業貸款平均年利率約為 3.5%,且 A 公司並未存在任何無法取得銀行企業貸款之原因,今 A 公司董事會決議以年利率 18%向該公司大股東丁借款新臺幣 2,000 萬(一般稱「股東往來」),作為營運資金,試問何人可依法請求該董事會停止該股東往來之行為?
  12. 為確定控制公司對從屬公司之法律責任,必須使雙方財務及業務關係以書表加以揭露,故每年必須編製所謂關係企業三書表。關於關係企業之資訊揭露制度,下列何者敘述錯誤?
  13. 甲股份有限公司為一家族企業,A 為該公司之董事長,且掌控甲公司之董事會與經營權。A 欲培養其子 B 接班該企業,因此 B 經董事會全體同意擔任甲公司之總經理且負責甲公司之對外發言。某日,周刊報導 B 患有嚴重的精神疾病,並且難以治癒。甲公司監察人 C 認為 B 並不適任總經理一職。下列解任 B 之方案,何者最為可行?
  14. A 股份有限公司為非公開發行公司,於去年股東常會通過公司章程修正案,將原章程第 10 條「董事、監察人之車馬費由股東會決定之」修訂為「董事、監察人之報酬由董事會議定之。」此外並無任何相關金額、項目、範圍之具體規定。A 公司董事會遂依此規定,決議自本年度起,支付董事長辦公費每月 20 萬元,副董事長辦公費每月 15 萬元,其他董事及監察人月報酬金每月 10 萬元。試問 A 公司之董事及監察人依此董事會決議所領取之報酬是否合法?
  15. 甲持有 A 股份有限公司 39%之股份,是該公司持股最多的股東,且為 A 公司之董事長。甲欲向 B 銀行借款新臺幣 1 億元,並要求 A 公司為其擔保該借款,A 公司章程中並未對擔保借款有任何規定。 A 公司於是在該年度股東會中提出為甲擔保之議案,該次股東會經代表已發行股份總數 72%股東(包括甲)出席,且出席股東中有 52%同意 A 公司為甲向銀行借款提供擔保。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16. 甲以自己為被保險人,分別向 A 保險人以及 B 保險人投保人壽保險契約,並同時附加以醫療費用收據正本為限之實支實付型意外傷害醫療保險。某日,甲因意外傷害事故就診,除健保給付外,尚須支付醫療費用 20 萬元。甲得向 A 保險人及 B 保險人請求之給付為何?
  17. 甲以其妻乙為被保險人,向保險公司投保人壽保險,並指定甲以及其子丙同為受益人。訂立契約後,受益人丙故意致乙死亡。下列敘述,何者為正確?
  18. 甲以自己所有之古董花瓶,向乙保險人投保綜合損失保險,約定保險標的物之價值為 200 萬元,保險金額亦同。關於此一保險契約之性質,下列敘述,何者為錯誤?
  19. 甲以其所有之汽車向乙保險人投保車體損失險,約定借用人為附加被保險人。某日,甲將被保險汽車出借予友人丙,丙駕駛該車肇事,車體受損。乙保險人於理賠後,得否向丙行使代位權?
  20. 依保險法規定,於「火災保險」之場合,下列敘述何者為錯誤?
  21. 甲以其房屋向乙保險公司投保火災保險 2000 萬元。該屋於保險期間內因火災而燒毀一部分,所受之損失為 300 萬元,火災發生時房屋之市場價值為 3000 萬元。若保單並無其他規定,依保險法之規定,乙保險公司應賠付之金額為:
  22. 甲以自己為被保險人,向乙保險公司訂立終身人壽保險,指定配偶丙為受益人,但未拋棄處分權。其後甲罹患重病,臨終前在自書遺囑中記載欲將保險受益權改由獨生女丁享有。甲病逝後,乙公司不知有上述遺囑存在,遂將保險金給付予丙。丁事後發現該遺囑,主張自己才是受益人,認乙公司給付對象有誤,應再向自己給付。其主張有無理由?
  23. 要保人甲實際年齡為 35 歲,以自己為被保險人,向乙保險公司投保人壽保險,約定保險金額為新臺幣 100 萬元,然甲為節省保險費,在要保申請書之出生年月日及年齡欄不實記載為 28 歲。契約訂立 6 個月後,甲即因車禍意外死亡。乙公司查知甲於投保時所填載之年齡不實後,得主張何種權利?
  24. 甲因腹部疼痛,自覺可能有胃疾,唯恐就醫後無法投保,先向乙保險公司投保住院醫療保險及防癌保險,約定保險公司應於甲診斷罹患癌症時及住院治療時給付約定的保險金。契約成立後,甲始就醫,果然經確定診斷為初期之胃癌,甲隨即住院治療。請問:乙公司是否負有給付保險金之責?
  25. 保險業受主管機關接管處分之通知後,下列何者不是接管處分之法律效果?
  26. 甲簽發一張 1 萬元票據給乙,乙將該票背書轉讓給丙,丙再背書給丁,丁於取得票據後,與乙、丙商量變更票據金額事宜,乙同意將金額變更為 10 萬元,但丙反對,之後丁不顧丙反對即將該票據金額變更為 10 萬元後再背書轉讓給戊,戊在未察覺有金額變更的情況下又將票據背書轉讓給己。對此張票據,甲、乙、丙、丁,戊是否應對持票人己負票據責任?如應負票據責任,則應負責任之票據金額為多少?
  27. 甲簽發付款人為乙銀行,新臺幣 100 萬元之未載受款人支票一紙予丙,並於支票上記載「禁止背書轉讓」,其後丙將該支票交付予丁,丁於發票日向乙請求付款遭拒,丁欲向甲行使票據權利,請問依據我國票據法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28. 甲向乙購買中古機車一部,為支付價金,簽發一紙金額新臺幣 1 萬元,發票日 99 年 3 月 8 日之以銀行為擔當付款人之本票給乙,惟票上未記載到期日。若乙一直未行使該本票權利,則乙對甲之本票付款請求權的消滅時效最後一日應為何日?
  29. 如匯票之執票人因不可抗力之事變而不能於所定之期限內為承兌或付款之提示者,下列何者為正確?
  30. 下列何組票據關係人,不得由同一人擔任?
  31. 甲在臺北市簽發支票一張給受款人乙,並在臺北市付款,乙背書轉讓給丙,丙再背書給丁,丁未於發票日後 7 日內為付款之提示,請問下列敘述何者為正確?
  32. 甲簽發一張記載免除作成拒絕證書,發票日民國 98 年 11 月 11 日,見票後 1 個月付款之本票給乙,乙將其背書轉讓給丙,丙又再背書轉讓給丁。丁於民國 99 年 5 月 20 日向甲為見票之提示,但被甲拒絕見票簽名。丁在被拒絕見票後,可向何人行使本票權利?
  33. 甲於 99 年 1 月 1 日簽發匯票一紙予乙,並限定應於 8 個月內請求承兌,然於 2 個月內不得請求承兌。乙於 99 年 1 月 2 日將匯票背書轉讓予丙,限定丙必須於當月底前請求承兌。丙於下列同年之何一日期請求承兌,係屬合法?
  34. 乙明知其父甲已逝世,竟以其父名義簽發支票一紙,誘使 14 歲之弟丙背書後,自己亦為背書,而持向丁借錢。丁屆期提示遭退票,請問何人需負票據責任?
  35. 甲簽發乙為付款人,丙為受款人之匯票,若乙於承兌時,同時指定擔當付款人、預備付款人與付款處所。請問依據我國票據法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36. 甲航運公司之 A 輪為乙承運貨物一批至高雄港。該批貨物裝載於甲板,途中因不可預期之惡劣氣候發生,致該批貨物落海,全部滅失。乙主張甲將貨物裝載於甲板上有過失,請求賠償。請問以下敘述何者為錯誤?
  37. 要保人以每箱 100 瓶 1 公升裝之威士忌酒共 100 箱為保險標的物投保貨物損失險,並裝載於貨櫃。保險期間為從英國愛丁堡出賣人工廠至我國基隆八堵買受人倉庫。今於基隆港至八堵買受人倉庫陸運期間,發生保險事故,貨櫃破損雨水入侵,致 20 箱共 200 瓶威士忌瓶身標籤毀損,無從辨識其品牌與年份。下列關於標籤毀損之 200 瓶之敘述,何者正確?
  38. 下列何者不分擔共同海損?
  39. 於與海相通的狹窄水域上,甲商船(為海商法上之船舶)於超越乙船時,因甲船產生之船艉波導致乙船撞擊丙船,造成乙、丙兩船船體損害。以下敘述,何者正確?
  40. 以下何者為現行海商法貨物運送節修正時參考的主要國際公約?
  41. 甲海運公司運送乙之貨物至美國,經託運人同意並載明於運送契約而將貨物裝載於甲板上,因甲公司之過失致該批貨物發生毀損。下列敘述,何者為正確?
  42. 甲公司與乙公司在臺灣簽訂件貨運送契約,約定從丙國(漢堡規則之締約國)之 A 港運送貨物至臺灣 B 港。貨物裝船後,應乙公司之請求,甲公司簽發載貨證券一式三份,其上載明裝載港為 A 港,卸貨港為 B 港,雙方未約定準據法。該船於航程中,因船長航行技術上之過失致乙公司之貨物受損。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43. 甲為散裝船「臺鐵一號」所有權人,將「臺鐵一號」以光船租賃方式出租予乙。今因船副操船過失致使船舶擱淺,貨艙破裂,鐵砂大量外洩,造成海洋環境污染。以下關於環境污染之敘述,何者正確?
  44. 甲公司之遊艇(總噸位 51.33 噸之動力船舶)承載旅客遊日月潭,與執行公務之警備船擦撞,致乘客受傷。下列關於甲公司與乘客之旅客運送契約之法律適用的敘述,何者為正確?
  45. 因下列理由之偏航,何者為不合理?
  46. A 上市公司擬取得 B 上櫃公司之經營權,由於雙方之合併案談不攏,A 公司決定以公開收購之方式直接向 B 公司股東購買其所持有之普通股。持有 B 公司已發行股份總數 10%之大股東甲,將其手中持有之普通股全部應賣。同時,A 公司為更順利取得 B 公司經營權,於公開收購期間開始後,A 公司乃與持有 B 公司已發行股份總數 5%之有表決權特別股股東乙協商,以較公開收購價格略高之價格向乙購買其手中所持有的 B 公司特別股。請問 A 公司與甲、A 公司與乙之交易行為是否合法?
  47. 以下關於審計委員會之相關敘述,何者正確?
  48. A 上櫃公司(以下簡稱 A 公司)之經理甲於買進 A 公司股份後,又於 3 個月內將買進之股份賣出,經計算後,獲利新臺幣 30 萬元。下列有關請求甲將其利益歸於 A 公司之敘述,何者為錯誤?
  49. 甲為 A 上市公司之董事,A 公司董事會決議,公開收購 B 上櫃公司,甲於消息未公開前,將該消息提供予好友乙,甲未從事任何交易,乙隨即以每股 30 元買入 A 公司之股票 10 萬股,消息公開後股票大漲,乙於消息公開後第 7 日以每股 40 元賣出,共獲利 100 萬元。下列之敘述,何者正確?
  50. A 上市公司擬現金增資發行新股募集資金新臺幣 5 億元,A 公司為強化員工對公司之向心力,除依公司法規定保留 15%給員工優先認購,並依證券交易法第 28 條之 1 提撥 10%對外公開發行,再由原股東按照原有持股比例儘先分認外,剩餘的新股全數洽 A 公司員工認購完畢。請問 A 公司此次現金增資案,是否必須向主管機關事前申報?
  51. 甲上市公司之已發行之普通股股份總數為 1 億股,目前市價約為每股 15 元。乙上市公司擬對於甲上市公司之股份進行公開收購,請問:下列那一文句,依法不能出現在乙上市公司所提出的公開收購說明書中?
  52. A 為股票已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之公司,擬實施庫藏股制度,於有價證券集中交易市場買回其股份,其應遵守之程序,下列之敘述何者錯誤?
  53. C 上市公司發布不實財報後,其股價上漲至 100 元,投資人甲因而以每股 100 元買入 C 上市公司股票,惟其當時真實之價值應僅為 80 元,嗣後 C 上市公司不實財報造假情事被揭露後,其股價一直下跌,甲於股價 50 元時賣出股票,並向 C 上市公司及其負責人等訴請損害賠償。若法院判決甲得向被告請求每股 20 元(買價 100 元-買入當時真實價值 80 元=20 元)的損害賠償者,則此種損害賠償金額的計算法稱為?
  54. A 證券商之董事甲、乙,監察人丙、丁,經理人戊、己,在未有投資關係,亦未曾經主管機關核准之情形,下列有關兼任其他證券商或公開發行股票公司職務之敘述,何者正確?
  55. 辦理公開發行公司財務報告或財務業務文件簽證之會計師,對於公司公告申報之財務報告及財務業務文件內容有虛偽或隱匿情事,該會計師有不正當行為或違反或廢弛其業務上應盡之義務時,對於公開發行公司所發行有價證券之善意取得人、出賣人或持有人因而所受之損害,應負何種賠償責任?
  56. Ally has a wart on her arm. Her physician, Eldon, anesthetizes Ally and removes the wart against Ally’s will. The removal in no way affects Ally’s health, and is in fact beneficial. Nevertheless, Ally still has suffered _____ and therefore can sue for damages.
  57. Pursuant to Article 187 of R.O.C. Civil Code, the guardian is not liable if there is no negligence in his duty of supervision.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he best description of “Negligence”?
  58. Kate hires Mario, a famous chef, to cook for her wedding. The chef cannot _____ the duty to cook to someone else, because the party has specifically contracted for the experience and individual skill of this chef.
  59. Pursuant to Article 195 of R.O.C. Civil Code, Paragraph 1, if it is one’s _____ that has been infringed, the injured person may also seek appropriate measures to restore it.
  60. On June 1, Todd agrees to sell and Wayne agrees to buy goods to be delivered in October at a designated port. The port is subsequently closed by quarantine regulations during the entire month of October; no commercially reasonable substitute performance is available, and Todd fails to deliver the goods. Todd is not liable to Wayne for breach of contract because Todd’s performance is made _____ without his fault.
  61. When a company’s shareholders’ meeting reaches the unanimous agreement of dissolution, the company will generally cease to carry on business at that time and start the process of _____ before dissolution.
  62. When a corporation earns a profit or surplus, that money can be put to two uses. It can either be re-invested in the business, or it can be paid to the shareholders as _____.
  63. A director of a listed company learns material non-public information regarding the possible huge loss of the company, and prior to the disclosure of such information, the director sells shares of the company. Such an act is a violation of the rule against _____.
  64. “Short selling is a device whereby the speculator sells stock which he does not own, anticipating that the price will decline and that he will thereby be enabled to make delivery of the stock sold by purchasing it at a lesser price.” Based on the above description, if the decline materializes, what is the short seller’s profit?
  65. Which law either makes conduct criminal that was not criminal at the time committed, increases the degree of criminality of conduct beyond what it was at the time it was committed, or increases the maximum permissible punishment for conduct beyond what it was at the time of commission?
  66. Joe fraudulently converted Johnson’s computer, which is lawfully possessed by Johnson. What crime has Joe committed under Criminal Act?
  67. A(n) _____ is a law that retroactively changes the legal consequences of actions committed or relationship that exists prior to the enactment of the law.
  68. The _____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is a branch of government exercising the powers of auditing and impeachment.
  69.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he correct description of “Civil Procedure”?
  70. Under _____, evidences of crime discovered by a law enforcement officer in making a search without lawful warrant may not be used against the victim of the unlawful search.
最高法院83年台上字第836號判例:第三人利益契約係約定債務人向第三人為給付之契約,第三人有向債務人直接請求給付之權利,於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對於債務人有債務不履行之損害賠償請求權。而債權人亦有請求債務人向第三人為給付之權利,於債務人不履行向第三人為給付之義務時,對於債務人自亦有債務不履行之損害賠償請求權。惟此二者,具有不同之內容,即第三人係請求賠償未向自己給付所生之損害;而債權人則祗得請求賠償未向第三人為給付致其所受之損害。 最高法院71年台上字第1498號判例:約定向第三人為給付之契約,債務人固得以由契約所生之一切抗辯,對抗該第三人。如為雙務契約,即得於要約人未為對待給付前,拒絕對該第三 人為給付。惟第三人僅為債權人,究非契約當事人,債務人要不得對之請求履行要約人應為之對待給付。
2018/07/25 22:00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

歡迎留言與我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