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股份有限公司為一家公開發行股票公司,觀察該公司歷年來的股利政策,均採取現金股利之分派。惟在某年度股東常會上,董事會所提之盈餘分派議案,乃改採部分現金股利、部分股票股利,該議案並取得股東會普通決議之同意。試問,以下何者錯誤?
A、B 及 C 等三人皆年滿 20 歲,擬共同出資設立甲有限公司,章程規定資本總額為新臺幣 3,000 萬元,則下列何者對於甲有限公司之出資,其敘述正確?
甲公司章程雖無得為保證之規定,但為幫助員工渡過臨時資金困難,設有「預借薪資」之制度;甲公司董事長乙因為個人投資失利負債新臺幣 3,000 萬,遂擬由甲公司承擔該新臺幣 3,000 萬之個人債務,然後由乙每年年薪新臺幣 500 萬元與應分得之酬勞中逐年扣抵。請問依據我國公司法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承上題。若甲公司章程中載明:「本公司依法令規定得對外提供保證」。請問依據我國公司法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非公開發行股票之 A 股份有限公司章程所定之資本額為新臺幣(下同)500 萬元整,實收資本為 300 萬元整,歷年提撥之法定盈餘公積目前累計達 305 萬元整,去年度 A 公司之營收於完納一切稅捐後,盈餘為 100 萬元整,試問今年 A 公司於分派去年度之盈餘前,應先提撥多少法定盈餘公積?
A 股份有限公司有甲、乙、丙、丁、戊五席董事,其中甲為董事長。己為監察人。庚繼續一年以上持有 A 公司已發行股份總數 5%之股份。丁及戊二人因經營理念與其他董事不合,乃辭去 A 公司董事職務,並將所持有分別各占 A 公司已發行股份總數 5%之股份轉讓予原非 A 公司股東之辛。甲召開董事會,擬做成召開股東臨時會補選董事之決議,但乙、丙二人表示反對。請問依公司法規定,能自行決定並合法有效召集以補選董事為召集事由之股東臨時會者為下列何人?
非公開發行之 A 股份有限公司(下稱 A 公司),過去三年並無獲利,本年度更因景氣不佳,蒙受損失,導致資金短缺。為儘快籌措營運資金,未向證券主管機關申報,即經董事會特別決議,向 B 銀行等 36 家金融機構私募該公司普通公司債。試問 A 公司此一私募公司債之行為是否合法?
下列何者依現行公司法規定非為關係企業?
X 股份有限公司已發行有表決權股份總數為 8 萬股,而股東持股情形為:A 持有 1 萬 8 千股、B 與 C 各持有 1 萬 5 千股、D 持有 1 萬 2 千股、E 與 F 各持有 1 萬股;X 公司另發行無表決權特別股 1 萬股,由 G 全數持有。其中,B 之持股受到法院「禁止行使股東權」之假處分。X 公司所召開之某次股東會,除 C 未出席外,其餘股東均出席該次股東會,而在決議 X 公司擬向股東 A 購買土地建廠一案時,僅有 A 與 D 股東贊成該案。試問:以下何者錯誤?
A 股份有限公司本年度稅前純益為十億元,A 公司欲分派本年度之盈餘給股東,在一般情形下,請問依公司法之規定下列各事項的先後順序為何?①完納稅捐 ②提列法定盈餘公積 ③彌補虧損④分配盈餘 ⑤保留員工分紅之成數
X 公司與 Y 公司均為股份有限公司,X 公司持有 Y 公司百分之九十一已發行有表決權股份,而 X 公司章程中規定「本公司如與 Y 公司合併,須事先取得股東會特別決議之同意後始得為之」。假使 X 公司現擬與 Y 公司進行吸收合併,即以 X 公司為存續公司,Y 公司為消滅公司。試問:在現行公司法上,下列何者正確?
近年來各界關注肥貓問題,A 上市公司請教甲律師為其說明關於董監事薪酬的相關問題,以下何者錯誤?
公司經理人係公司之負責人,依公司法須擔負一定之責任,依照公司法,下列何一方式最不適宜做為認定公司法上經理人之基準?
A 公開發行公司將召開股東會改選 7 董 3 監,B 股份有限公司為 A 公司之大股東,具有當選 5 董 2 監的實力,B 公司正在規劃席次的安排事宜。請問下列方案何者合法?(各方案請獨立判斷)
A 有限公司章程有下列記載:①本公司股東按出資比例多寡分配表決權 ②本公司董事得經其他全體股東過半數之同意,將其出資之全部或一部,轉讓於他人 ③本公司章程應經全體股東四分之三以上之同意始得變更 ④本公司置董事五人,並由董事互選一人為董事長,對外代表公司。請問上述章程記載何者有效?
甲以自己為被保險人,與 A 保險人訂立人壽保險契約,指定乙為受益人。甲死亡後,保險人獲悉甲於契約訂立時違反保險法第 64 條據實告知義務之規定,如保險契約無另外特別約定,保險人行使解除權應向何人為之?
甲以其房屋向乙保險人投保火災保險。投保時該房屋之市場價值為 2,000 萬元,保險契約上載明保險金額為 2,000 萬元。該屋於保險期間內因火災而燒毀一部分,所受損失為 300 萬元,損失時該屋之實際價值為 3,000 萬元。若保單無其他規定,依保險法之規定,乙保險人應賠付之金額為:
甲赴大陸地區旅遊。甲之友人乙,未經甲事先同意,以甲為被保險人,先後向丙、丁、戊三家保險公司投保旅行平安險,合計達 2,000 萬元。甲於大陸旅遊期間,食指遭鐵軌門夾斷,返台後,依殘廢等級分別向丙、丁、戊三家保險公司請求保險金。試問:甲之請求有無理由?
要保人甲以自己為被保險人向乙保險人投保死亡保險。甲騎乘機車上高速公路,遭車輛撞及身亡,受益人丙向乙請求保險金。試問丙之請求有無理由?
甲以自己所有之房屋一棟,先後向 A、B、C 三保險人投保火災保險,保險金額分別為 80 萬元、60 萬元、40 萬元,均經依法通知各保險人。該屋於三張保險單均有效期間內發生火災而完全燒毀。經鑑定結果,火災發生時,該房屋的市價僅有 150 萬元。若三保險人就理賠分擔方法未另有約定,依我國保險法規定,試問:A、B、C 三保險人應如何理賠?
下列人身保險契約,何者可不須經被保險人同意?
責任保險保險單約定「被保險人對於第三人就其責任所為之承認、和解或賠償,未經保險人參與時,保險人不受拘束。」此一約定之效力如何?
甲為要保人,以其妻乙為被保險人,向保險公司投保死亡保險並附加傷害保險,均指定甲為死亡給付之受益人。訂約後二年內,其妻罹患精神疾病,於病發時墜樓身亡,甲得否請求死亡保險與傷害保險之死亡給付?
甲以其妻乙為被保險人,與保險人訂立死亡保險契約。契約存續中,甲欲變更受益人時,下列敘述何者為正確?
甲以自己所有之房屋一棟,向乙保險人投保火災保險,約定保險金額為 300 萬元,但未約定證明及估計損失費用應如何負擔。於保險期間內,該屋因故失火,事後乙保險人為調查火災之原因與損失之範圍,委請丙公證公司進行調查鑑定,並支出鑑定費用 10 萬元。鑑定結果,該屋為全損,損失金額亦為 300 萬元。試問:乙保險人應向甲給付多少金額?
甲簽發新臺幣 100 萬元之記名本票一紙予乙,乙將該本票交付予丙,丙將該本票空白背書予丁,但於簽名之旁記載「背書於貨物收訖後生效」,丁於到期日向甲請求付款。試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甲簽發一紙支票予受款人乙時,支票上下列何種記載得發生票據上之效力?
甲於民國(下同)99 年 5 月 20 日簽發記載該日為發票日並記載發票日後一個月付款之支票予乙,而發票地及付款地均在臺北市。試問對此支票,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甲簽發本票一紙向乙購物,乙持向丙調借現金,屆期乙向丙清償借款,但因丙妻出國未能返還該本票。嗣丙執該本票向甲請求給付票款,有無理由?
在甲簽發之匯票上,甲記載乙為擔當付款人,丙為預備付款人,同時丁亦在票上簽名為甲擔任保證人。若此匯票持票人於到期日前向付款人請求承兌被拒時,則乙、丙、丁等人,何者不須執票人同意,即得於票上為參加承兌?
甲簽發一紙由 A 擔任付款人之匯票給受款人乙,乙於到期日前持該匯票向 A 請求承兌,但 A 於承兌時記載「本承兌於收到甲提供資金時方生效」。試問下列有關 A 票據責任之敘述,何者正確?
甲簽發票載發票日為民國 100 年 5 月 1 日,金額為新臺幣 10 萬元之支票一紙予乙,乙於空白背書後將該支票轉讓予丙。丙隨後將該支票交付予丁,丁於民國 100 年 5 月 3 日向付款銀行請求付款,遭銀行以甲之存款不足退票,附退票理由單。若丁欲向乙追索,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下列何種票據行為,日期為絕對必要記載事項?
甲簽發金額為新臺幣 50 萬元之無記名支票一紙予乙,並於票據上記載「禁止背書」,乙於空白背書後將該支票轉讓予丙,丙將該支票空白背書予丁。試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甲於民國 98 年 9 月 1 日簽發一張面額 10 萬元之支票,並在票面上記載發票日為民國 98 年 9 月 20 日,交給乙以支付其薪水,而乙於民國 98 年 9 月 2 日即向銀行提示付款,請問下列敘述何者為正確?
有關保險標的(物)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甲航運公司之 A 輪航行於高雄港外海,因突來之強烈風浪,部分貨物、設備及船員落海,A 輪並失去動力。乙航運公司之 B 輪正航行於附近,立即對其施行救助,除成功救起三名船員、船員私人用品、船舶救生艇及部分貨物外,並將 A 輪安全拖至高雄港進行維修。請問下列被施救之物,何者非屬救助有效果有報酬之被救助財產?
關於船舶碰撞之損害賠償,下列何者正確?
下列有關共同海損之敘述,何者錯誤?
甲航運公司之 A 輪為乙承運一整櫃貨物至基隆港,該貨櫃從基隆港卸載後,須運至港區外之貨櫃集散站拆櫃,待貨主前來提貨。運至貨櫃集散站內時,因拖車司機丙之過失(非重大過失),致貨櫃翻落,乙之貨物全部滅失。載貨證券上未載明貨物之性質及價值,且無相關責任之約定。請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甲公司持清潔載貨證券於高雄港向乙運送人提領貨物,該貨物外觀明顯受損,惟領貨時未加檢查,於領貨後第四天始通知乙,並請求賠償。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下列債權,何者依法無海事優先權擔保?
下列何種債務,船舶所有人得主張責任限制?
下列何者非認定海商法上船舶之要件?
甲公司以其 A 輪運送 B 之貨物一批從基隆港至日本,該貨物經 B 口頭報明其性質及價值,且已註明於載貨證券中,該批貨物於運送中,因船長、海員關於船舶管理之過失致發生毀損,試問下列敘述何者為正確?
X 股份有限公司為一家上市公司,A 為該公司董事長,X 公司董事會日前通過半年度財務報告中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獲利狀況超過預期。A 董事長在半年度財務報告尚未公布前,便自集中交易市場陸續買進 X 公司股票 50 萬股。同時,在某次餐會中,A 將此一消息告知其好友 B 與 C。B 在消息公布前自集中交易市場買進 X 公司股票 10 萬股,而 C 則在消息公布前自集中交易市場大量買進 X 公司可轉換公司債。依證券交易法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最正確?
A 上市公司(持股 1 千萬股)及自然人甲(持股 10 萬股)均為 B 上市公司的股東。甲以 A 公司代表人身分,於民國 96 年 6 月 5 日依公司法第 27 條第 2 項當選為 B 公司董事,任期三年。98 年 6 月 5 日,甲因購車需求,以每股 1 百元之價格賣出 B 公司股票 1 萬股。其後,甲又於 98 年 12 月 1 日以 80 元之價格買進 B 公司股票 2 萬股,99 年 4 月 1 日又以每股 60 元之價格賣出 B 公司股票 5 萬股。對於甲買賣 B 公司股票之行為,B 公司股東乙認為有證券交易法中短線交易規定的適用。對於乙依短線交易規定得為之主張,以下說明何者正確?
A 公開發行公司增資募集發行新股,以每股 25 元發行,其委由 B 證券承銷商包銷。投資人甲有意認股,因而透過自己平常往來之 C 證券經紀商參與抽籤申請認購 A 股,並因而購得 2,000 股,惟 B 承銷商並未交付甲此新股發行案之公開說明書,之後甲將 A 股以 20 元賠售給乙,並就其投資 A 股所蒙受之損害擬向相關公司求償。對於甲擬進行之求償行為,以下敘述,何者有誤?
A 公開發行公司計劃設置獨立董事及審計委員會。請問下列敘述,依我國現行證券交易法,何者正確?
A 上市公司為留住優秀員工,擬實施庫藏股制度。下列敘述何者為正確?
A 為公開發行股票之公司(以下簡稱 A 公司),實收資本額新臺幣五億元,依章程規定應設置獨立董事二人。A 公司之股東有甲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甲公司)、乙、丙、丁等股東 3 千多人,乙持有百分之三股份,丙現為公司之會計師,丁持股 5,000 股,且為財務專家。假設無其他狀況,請問下列何人得被選任為獨立董事?
A 股份有限公司在民國 99 年向主管機關申報與公告之年度財務報告,經發現內容有虛偽隱匿等記載不實情事,請問該公司何人無須對該財務報告的不實登載負「無過失責任」?
有關證券詐欺的民事責任中,下列有關「詐欺市場理論」(或稱「欺騙市場理論」;the fraud-on-themarket theory)之敘述,何者錯誤?
Y 證券商接受其客戶張三委託,以 Y 的名義,為張三於集中市場買進 A 上市公司股票 3,000 股,並向其收取手續費,此商業交易模式稱之為?
以下何者並「非」公司應編製公開說明書的情形?
Cathy, a used car dealer, turns the odometer of the car back from 60,000 to 18,000 kilometers. Bill, relying on the odometer reading, purchases the car from Cathy. Cathy is liable to Bill for the fraudulent _____.
Austin breaks and enters Britney’s home, steals a photograph of Britney, and publishes it on the magazine to promote the sale of the magazine. Austin is liable to Britney for invasion of _____.
Homer intentionally pulls the ears of Bo’s large dog and injures Bo’s dog. Homer is liable to Bo for trespass to chattels.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hoices is the best meaning for “chattels”?
Curtis contracts to sell and Dale to buy ten bushels of oats. By very general _____, known to Curtis and Dale, 32 pounds constitute a bushel of oats. In the absence of contrary evidence, ten bushels in the contract mean 320 pounds.
On May 1, Lucas contracts to sell and Bea to buy land, delivery of the deed and payment of the price to be on July 30. On June 1, Lucas tells Bea that he will not perform. Lucas’s statement is a _____.
What is the term for a for-profit company, organized under the laws of another country, but authorized by the R.O.C. government to transact business in R.O.C.?
Which of the following terms refers to two or more independent enterprises that have made investments between or amongst each other, held by the same major shareholder, or share a controlling/subordinate relationship with each other?
“The laws and rules that govern the securities industry derive from a simple and straightforward concept: all investors, whether large institutions or private individuals, should have access to certain basic facts about an investment prior to buying it, and so long as they hold it.” To achieve the above goal, the government authority will most likely require public companies to _____.
“One anti-takeover charter amendment is a provision requiring a supermajority vote – say 80 percent of the common shares instead of the usual bare majority rule – in order to effect a merger or sale of all assets.”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not be derived from the above description?
An _____ is defined as an overt act done in pursuance of an intent to do a specific crime, tending to the end but falling short of complete accomplishment of it. In law, the definition must have this further qualification that the overt act must be sufficiently proximate to the intended crime to form one of the natural series of acts which the intent requires for its full execution.
A conviction cannot be based on the testimony of an _____ unless such testimony is corroborated by other evidence tending to connect the defendant with the commission of the offense. The corroboration is not sufficient if it merely shows the commission of the offense.
The _____ is to ensure that an individual may freely exercise the rights and powers to use, derive benefits from, and dispose of any and all of his or her properties depending upon the existing status of such properties, so as to secure the resources of life on which the survival of individuals and the free development of characters rely.
Freedom of Press is _____.
Pursuant to Article 1 of R.O.C. Code of Civil Procedure, “A defendant may be sued in the court for the place of the defendant’s domicile or, when that court cannot exercise _____, in the court for the place of defendant’s residence.”
A request that a corporate shareholder authorizes another person to cast the shareholder’s vote at a corporate meeting is a _____.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
歡迎留言與我討論